首页 > 专题报道 > 劳动教育宣传展示月活动专栏
拾光社区,共筑美好——虚拟仿真(VR)现代产业学院典型案例
发布时间:2024-05-28 09:40:31    来源:本站

       一、案例背景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生活环境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江西财经大学虚拟现实(VR)现代产业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以下简称“协会”)决定在上罗社区开展一次大规模的清扫活动。此次活动旨在通过实际行动,让社区居民及江西财经大学学生感受到劳动的价值,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同时提高居民及学生们的环保和奉献意识。

       二、主要问题

       劳动教育在社区中的普及程度不高,这是一个严峻的现实。一般来说,人们对劳动教育的理解局限于传统的观念,认为这只是教育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一种方式,而忽视了劳动教育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提高学生素质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校园内劳动教育资源缺乏,这直接影响了劳动教育的质量和普及程度。不仅劳动教育教材匮乏,教学设施陈旧,而且师资力量也相对薄弱。这导致学生们难以接触到全面、系统的劳动教育,从而影响了他们的全面发展。

      在校大学生参与劳动实践的途径有限。在校园中,即使有专门为学生提供的劳动实践场所,如创新实验室、手工制作室等,资源并不充足。这使得学生在实践中难以找到适合自己的项目和领域,从而影响了劳动教育的普及和深入。

       家校社协同机制待完善,以确保劳动教育的有效实施。当前,学校、家庭和社区这三个关键教育环节在劳动教育上的衔接与配合存在明显不足,导致教育合力难以形成。这种不协调不仅严重影响了劳动教育的实施效果,更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教育的整体质量。为提升劳动教育的效果,我们必须加强家、校、社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共同构建一个更加完善的教育体系,以培养出既有知识又有实践能力的全面人才。

       评价考核制度不完善。当前,学校劳动教育的评价体系尚未建立,劳动教育成果难以量化。这使得劳动教育在大学生心中的地位不高,进一步影响了劳动教育的普及和发展。

       三、目标与工作思路

       深大学生对劳动教育的全面认识,通过宣传教育活动,让大学生深刻理解劳动的价值和意义,使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发掘和整合校园丰富的劳动教育资源,为年级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劳动实践机会和途径,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专业培训和实践锻炼,提升教师的劳动教育水平和专业素养,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劳动教育指导。

      积极打造符合校园特色的劳动实践场所,为学生提供安全、便捷的劳动实践环境,让他们在亲身参与中感受劳动的乐趣和成就感。构建健全的家校社协同机制,通过家长、学校、社区三方的紧密合作,形成劳动教育的强大合力,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完善评价与考核制度,确保劳动教育成果的量化与可持续性。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和方法,对居民的劳动成果进行客观评价,激励他们积极参与劳动实践,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为学院的和谐发展和个人的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四、实施方法与过程

      前期准备:

     (一)宣传:

       主要宣传方式:利用QQ微信等线上平台对活动进行线上宣传,(有意愿者需要填写线上个人登记表)积极组织志愿者参与校园大清扫活动

     (二)准备工作

       1.虚拟现实(VR)现代产业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及体育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要同该学院领导、老师与负责的物业等人员进行提前沟通,确定好活动的时间和相关事宜,并提前确定相关活动人员分配任务和工作,并建立应急QQ群,以备突发事件通知。

       2.提前与上罗社区活动地点负责人员取得联系,确定活动场地。

       3.志愿者协助主要负责人员,做好充分准备。

       4.提前做好人员任务分配工作。

午:

体成员规定时间内在上罗社区集合签到

员组成

作内容

A

VR学院青协委员(部门)

协委员8

罗社区东侧

区域内清理清理落叶,垃圾及石头等物品放置到清运组垃圾车内,作业时注意自身及周边人员安全

B

育学院青协委员(部门)

协委员8

罗社区西侧

每个小组由一名保洁人员带队

       (三)活动流程:

1.所有青协委员及志愿者提前20分钟在上罗社区指定位置集合

2.收集志愿者名单,如未满报满,则在青协对接群发布报名链接

3.活动时间为900-11:00

4.活动由社区工作人员安排,如扫地,捡垃圾,除草等等

5.下午活动按收集到的需要打扫的信息进行,如除去社区小广告等等


      (四)活动后期:

         1.活动结束后,各志愿者需要配合主要负责人员进行活动物资的回收。

        2.院青协委员将拍摄的照片等相关材料进行编辑汇总,活动总结以书面方式呈现,院青协策宣部制作微推、新闻稿来作为后期的活动总结。

        3.收集志愿者信息并录入志愿时长。

        4.联系“拾光社区,共筑美好——清洁之行”活动对接老师,获取活动情况。

       五、工作成效

      学院学生对劳动教育的认识不仅有了明显的提高,而且他们对参与劳动实践的积极性和热情也在持续增长。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学院为学生们提供了更多丰富多样的实践机会,使他们能够在实践中深化对劳动教育的理解,增强对劳动价值的认同。

      学院注重提升志愿者队伍的素质和能力。通过实践锻炼,志愿者的劳动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为劳动教育的宣传提供了有力保障。他们的专业素养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引导他们深入理解和体验劳动的价值和意义。

       家校社协同机制的逐步完善也为劳动教育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学院积极与家长、社区等各方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推进劳动教育的实施。

       为了更好地衡量和评估劳动教育的成果,学院还落实了评价考核制度。通过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和考核方法,劳动教育的成果得到了量化和可视化。

       六、经验与启示

       本次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通过社区清扫活动,充分发挥志愿者的作用,激发学生参与劳动教育的积极性,传递了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传播了宝贵的志愿精神,为社区营造了干净整洁、温馨和谐的氛围。

       同时,也发现了一些组织和执行中的不足之处,例如部分卫生死角没有清理干净、建立健全家校社协同机制、需要完善评价考核制度,确保劳动教育成果的量化。等,这些都为未来活动的改进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在未来的活动中,我们将更加注重细节的完善和活动内容的多样性,同时也会更加重视参与者的反馈意见,不断改进和提升活动的质量,为江西财经大学虚拟现实(VR)现代产业学院同学们带来更多丰富多彩的活动。

       通过此次清扫活动,协会成功地将大学劳动教育融入到社区实践中,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提升环保意识、培养劳动习惯的良好平台。未来,协会将继续深化劳动教育实践,为构建美好贡献力量。

上一篇:劳动教育标语
下一篇:国际学院劳动教育主题歌曲:延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