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校园广角 > 基层风采
“青年突击队”侧记:“红马甲”的故事会
发布时间:2020-06-04 09:29:33    来源:

  5月31日下午,第十三期“青马工程江财之星”大学生骨干培训班特邀分享会顺利召开,来自麦庐园校区的陈世轩、陈湘宏和蛟桥园校区的李旭、方梓扬共4名队员分享了他们在这段特殊的志愿服务活动中的点滴故事,为大骨班学员上了一堂生动且结合实际的“微团课”。校团委书记夏贤锋出席本次分享会,全体“青年突击队”队员以及第十三期大骨班学员共同参会。

  在校党委的领导下,校团委于5月初组建了4支“返校助力青年突击队”,齐心构建返校复学“防疫战线”,展现时代青年的担当与使命。来自工商管理学院的陈世轩同学用“一早一晚”四个字概括了“青年突击队”的日常工作,并结合加入“青年突击队”的初心与展望,生动分享了自己在工作中的所思所感。作为麦庐北区分队的负责人,陈世轩每晚要和分队队长根据一天的服务情况轮流进行工作汇报,并对发现的工作的漏洞进行补充完善,减少工作发生差错的可能性。“青年突击队”的任务虽然重且累,但他甘之如饴:“我与‘青年突击队’的缘分,起源于一条消息和一个链接。在这期间我也认识到了很多优秀的小伙伴,大家一起工作、一起为同学们提供帮助,从中我也学到了很多。”



  艺术学院陈湘宏同学重点分享了自己驾驶电动行李车的经历及与队员们的温暖日常,他对“青年突击队”的具体分工安排进行详细讲解,将“青年突击队”队员之间的“革命友谊”展现的淋漓尽致。“因为我本身是有拥有驾照在司机师傅教我如何上手电动行李车我很顺利的适应了司机的工作,到后面才了解我是青年突击队队员里第一个接手电动行李车的。”这段时期里,陈湘宏超过八十次的运送工作也让他驾驶起来越来越得心应手。在值班调配方面有计划、有制度,在聊天群内日常的温暖提示陈湘宏的暖心行动也让其他队员亲切的称呼他为“陈老师



  蛟桥南区分队队长、会计学院方梓扬同学详细介绍了“青年突击队”临时团支部的组织架构。他认为,清晰明确的组织架构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对“突击队”工作效率的提升有显著的推进作用,这也是共青团组织优势的体现。在介绍“突击队”队员时,他深情道:“大家可以看到这两张图片,所展示的是南区突击队的同学努力工作时的样子。身着‘江财红’,认真工作的他们,真的特别有魅力。”面对工作中的困难,方梓扬与其他队员们选择牺牲小我,只为向同学们提供更好的服务。“由于设置南区值班点的桌椅帐篷之类的设施需要从北区信息管理中心搬运至南区,当时搬运的时候又恰巧是返校最为繁忙的期间,搬送物资的同学们在协助北区‘突击队’同学进行物品消毒,分发健康包,并将返校同学行李搬至电动行李车后,毫不犹豫地放弃乘车,选择自行将物资通过地下通道搬至南区,不占用任何公共资源。”



  来自会计学院的李旭同学分享了“突击队”队员工作的一天以及“突击队”的组建过程,具体讲述了临时团支部对此次志愿服务工作的重要作用,展现出“青年突击队”奋勇无畏的姿态与冲锋在前的风采。身为党员、团员青年,上一届的“大骨头”李旭主动向团组织请缨,成为“青年突击队”的一员。加入“突击队”后,李旭带头组建“突击队”,也就是现在的蛟桥北区“突击队”。为了解决“突击队”在运行管理中的问题,李旭及另外几位队员共同编写了《江西财经大学“返校助力青年突击队”工作规范》,并基于《工作规范》成立了由蛟桥北区“突击队”、蛟桥南区“突击队”、组织组、宣传组、志愿协调组共同组成的共青团“同心战疫”志愿服务临时团支部,为各种问题的解决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渠道。



  会议结束后,大骨班成员深有感触:“我们学校这四支特别的‘青年突击队’在同学们返校期间提供了特别大的帮助,用行李运送车帮助同学搬运行李、及时为各个卡口补充健康包等等,在校园里到处都是这群小‘红马甲’的身影。谢谢他们的仔细、认真和热情!”

  本次特邀分享会,让“大骨头”们了解到“青年突击队”的工作情况与热情负责的志愿服务态度,切实感受江财志愿服务精神所在,也将鼓舞同学们积极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用行动展现江财青年的责任使命与时代担当。(文/第十三届大学生骨干培训三班校团委新闻中心    编辑/辛宇丽)

上一篇:会计学院班主任和学工小组走访返..
下一篇:金融学院2020届硕士研究生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