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师生校友风采
法学院举办三下乡分享会
发布时间:2019-11-23 11:00:36    来源:

  1122日下午,为向广大学生普及“三下乡”活动的有关讯息和传达“三下乡”活动精神,法学院实践部组织开展了以“由三下乡看论文写作方法”为主题的经验分享会。本次分享会由法学院184班蔡越同学担任主讲人。法学院学子踊跃报名参与。



  在分享会开讲后,主讲人蔡越即向在座同学抛出了一个问题:何为三下乡?同学们积极发言,各抒己见。193班的骆萤涵同学道出了正确答案:三下乡就是科技下乡、文化下乡和卫生下乡。围绕为什么开展三下乡这一方面内容,蔡越指出大学生参与三下乡就是参与到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来,这不仅为大学生了解中国国情开启了一扇窗口,而且密切了高等教育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既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也能引导青年学生走进农村、深入农村。



  关于如何参与三下乡,蔡越主要介绍了两个途径:院级组织的暑期实践活动和暑期校级开展的三下乡实践活动。她分别详细介绍了这两个活动,并希望同学们积极参与。紧接着,蔡越为大家着重解读了开展实践的两个步骤:进行选题和制定实践计划。通过展示自己的实践成果,她感慨道,在不断的学习中,她发现自己的课题研究还不够完善,而这个过程又极富有意义,因此她对自己作出了更加殷切的期望。最后,蔡越针对论文写作的方法展开细致讲解。在介绍论文申报表时,她借用了此前指导她完成申报表书写的谌建教授的一句话:“先给出一个框架来。”在告知大家要学会运用中国知网和北大法宝等学术资源时,她尤其强调在参考论文进行写作时必须标明其来处。此外,她还同大家分享了自己的经验:不仅要懂得以前人智慧,渡今日文章,还要做到在理论研究中有自己的观点,有身为法科生的自觉性,有扎实研究问题的热情。此次分享会在热烈掌声中结束,同学们带着满满收获相继离席。



  三下乡是一个恒久的命题,三下乡的精神亦在数十年的薪火传递中越发厚重而璀璨。相信法学院学子必能接过这一神圣火炬,奔跑在奋斗的前沿阵地,用亲身实践和科学研究为我国新农村建设添砖加瓦、赓续光芒!(文/晏哲瑜    编辑/邝野)

上一篇:国际学院班主任沙龙:聚焦优势 ..
下一篇:会计学院乐队助力学院各项文艺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