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19日,我校人文学院银平均博士应邀参加了在厦门举行的东亚福利论坛暨中国社会学会社会福利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年会。本次年会主题是“共享发展:社会福利新征程”,年会由中国社会福利研究专业委员会、日本社会福祉学会、韩国社会福祉学会和厦门大学联合主办。来自中国大陆、台湾地区、日本、韩国等国家地区、60多所高校社会福利领域的专家学者150余人参加了会议。
大会进行了理事会换届选举,选举诞生了中国社会学会社会福利专业委员会新一届理事长彭华民教授、荣誉理事长景天魁研究员、荣誉理事顾东辉、专委会副理事长陈树强教授、钱宁教授、赵一红教授以及高和荣教授等新一届理事会领导班子。银平均博士再次当选为中国社会福利专业委员会理事,并在“教育福利论坛”上做了题为“共享发展背景下新生代农民工教育福利体系建构”的发言。
大会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工作年会,期间举行了中日韩社会福利协会负责人圆桌会议、中国社会学会社会福利研究专委会换届大会、中国社会学会社会福利研究专委会青年理事部会议。第二阶段为学术年会。大会开幕式由厦门大学党校副校长高和荣教授主持。厦门大学校长助理赵铁教授、中国社会学会社会福利专业委员会理事彭华民教授、韩国社会福祉学会会长李奉柱、日本社会福祉学会副会长黑木保博、厦门大学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副院长朱仁显先后。
大会主旨发言环节,彭华民教授作了题为“中国组合式普惠社会福利四城市+四群体福利责任研究”的主旨演讲,指出应首先将农民工纳入国家适度普惠式社会福利框架中,加大残疾人和老年人适度普惠政策推进力度,继续强化儿童社会福利政策措施。李奉柱教授基于韩国低出生率的时代特征,提出利用包容性增长消除社会部平等问题,使受惠者能提高工作能力实现自立,营造一种愿意生育的社会环境。中国社会科学院潘屹研究院提出从中国自身独特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特征出发建构中国适度普惠福利制度体系。黑木保博以“日本老年人保健福利政策的变迁和今后的课题”为题,对日本长照保险制度的年龄准入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自己的政策建议。会议还设置了“社会福利体制建设”、“老年福利发展”、“残疾人福利”、“儿童福利”、“就业福利”、“教育福利”、“扶贫开发”、“社区与养老”、“社会服务”、“社区治理”十个论坛,与会代表们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提出了一些新的议题、新方法和新的观点。
大会闭幕式上,韩国庆北大学李明铉教授、中山大学刘军强教授、日本广岛国际大学包敏教授、厦门大学高和荣教授分别以“韩国国民基本社会保障制度中无意识能力者给付管理的现状分析”、“福利改革与风险个体化”、“日本护理保险中的社区紧密结合型服务对中国开展社区老年服务的启示”、“福利政治化:社会福利建设何时迷途知返”为题作了精彩的发言,引起与会学者的广泛兴趣。本次年会总结了东亚国家社会福利制度建设取得的成就及其面临的新议题,就新时代中国社会福利建设的理论基础、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开展了深入的讨论和交流,对于今后中国社会福利事业发展将产生重要的影响。(图文/人文学院 编辑/姜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