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大学生记者风采大赛决赛在现代技术教育中心学术报告厅拉开帷幕。校党委宣传部,校团委,校学工处联合主办此次比赛。比赛历时一个半月,横跨三个校区,规模大,专业性强。
不一般的规模
“开始比赛准备时完全没有想到这次比赛的规模能够如此之大 。”本次比赛总负责人吴群如此说到。
大学生记者风采大赛原名见习记者大赛,前身是我校学生通讯社为提高自身新闻水平而举办的的社内比赛。为了发掘更多的新闻人才、提高大学生文字水平,同时恰逢我校建校九十周年,校党委宣传部、学工处、团委联合主办此次比赛,由一个小型比赛扩大成为一个三方合办的全校性活动。
此次比赛宣传力度也十分广泛。通过各班班会进行了广度宣传,宣传力度覆盖所有班级。其次,进行了食堂摆点宣传以及楼栋宣传,同时海报横幅宣传也覆盖了三大校区。在比赛过程中,网络宣传也一直在进行中,在比赛正式进行的三十天中,每一天都会由微博抽出一位关注比赛进程的幸运观众,并发放礼品。以主题为“我与江财共成长”进行的初赛征文共收到了稿件625篇,得到了全校师生的大力支持。
不一样的形式
此次比赛具备很强的专业性,也具备很强的可观赏性。初赛是以“我与江财共成长”为主题进行的形式不限的征文,选手以诗歌、散文、小说等不同文体讲述了与江财事、江财情,语言或诙谐幽默,或清新淡雅,或情感真挚,让我们看到了当代大学生与历史悠久的江财共同的蜕变。
复赛则是以团队形式针对不同的主题排版一份报纸,从构思到采访、从成稿到排版都必须由选手独立去完成。复赛主题从事实热点到校园热点、由校园内生活到校园外生活,涵盖了大学生活的方方面面。选手也根据不同的主题进行了问卷调查、实地考察、采访等,最终排版出的报纸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具有很强的阅读性。这些成果也在决赛现场进行了宣传板的展示。
不一样的精彩
决赛共有15支选手团队进行了展示,大家用各种不拘一格的方式展现了各自团队采访、编排报纸的过程。音乐情景剧、朗诵、相声、小品、模拟采访……正所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每一个选手,每一个团队都把自己的内容和记者的风采展现给了观众和评委。现场的每一个人都被选手们敏捷的才思与形式多样化的展现所折服,每每都爆发出响亮的掌声。“他们又唱又说的太有意思了,原以为大赛会无聊透顶,没想到选手们的表现还不赖呢!”来自会计学院的何国勇同学说。
每一个团队报纸的主题都是不同的,他们都抓住自身周边的时事热点,用多种手法去讲述了他们的主题。如“溯源”,讲的是江西财经大学90年来的风雨历程,满满的都是感动;“课余给了谁”讲述的是大学生如何“浪费”掉了自己的课余时间,提醒大家要珍惜和利用好课余时间;《萌芽》笑侃当今大学生的校园恋情,在笑声中告诉大家要有正确的爱情观等等。最终有十名选手荣获本次比赛大奖。
2013“我与江财共成长”大学生记者风采大赛已完美落幕,然而我们对新闻素养的提升、对身边大小新闻的关注、对生活的发掘远远没有结束,希望本次比赛能大大提高江财人对学校的敏锐度,让自己都有一双发现新闻、深入热点的眼睛。(文/章茜 洪枫 编辑/匡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