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蓝天白云,昨晚的狂风暴雨洗净了城市的灰霾。像往常一样,我与小伙伴们又将前往南昌SOS儿童村去辅导孩子们的功课,气温上升,儿童村里的茶花绽开了笑脸,恍惚间,我的记忆仿佛回到了初到儿童村时的情景……
大概是去年十月初的样子,那天天气很好,同样的阳光明媚,茶花同样开的艳丽灿烂,我们在学院青协部长,副部的带领下,找好了各自支教的对象,我第一次见到了属于自己的“孩子”。他是个初一的小男孩,初次见面,他显得很羞涩,不过看的出,他是个调皮的孩子,因为我也年轻过。
几乎每个星期,我都会和小伙伴们一起来这支教,虽然他们由于各种原因,成为了孤儿,但我觉得他们和普通的小孩没什么区别。他们生活的很开心,会吵架,会赌气,会抱怨作业太多,会讨论动画片的情节,也会聊谁喜欢谁这样的八卦……和他们相处的日子着实勾起了许多我儿时的美好回忆。
日子久了,我和我的“孩子”也混熟了,他显得不那么拘谨,不再端端正正地坐在书桌上,就像一个坐不住的小学生,没耐性地听着无聊的老师讲着无聊的作业。虽然太调皮不利于功课的辅导,但我却十分开心,因为他不再把我当做陌生的怪叔叔,他展现出他的自然,把我当做朋友,和我聊天气,聊学校的趣事,一起打羽毛球,踢足球,荡秋千。。。。。。支教的小伙伴们就像是周末拜访的朋友,与孩子们分享着快乐与成长。
有一次,一个慈善机构组织社会爱心人士来到儿童村,他们带了很多的礼物,亲切的询问孩子们的生活,学习。也许这只是一件再普通不过的事了,但这个简单的慈善活动,却在我心中却泛起了波澜,孩子们见到陌生人又收敛了活泼与生气,腼腆地回答着来访者的问题,一个劲地点着头,旁边有媒体记者拍着照片,来访的人问着:小朋友,你几岁了?几年级了?在哪个学校啊?。。。都是诸如此类的问题。但他们语气里的同情与怜悯,以及他们看待孩子的态度,却让我无所适从。在与他们相处的日子里,我认为他们并不需要怜悯与同情,他们像普通小孩一样学习,玩耍,他们的童年如花儿一般美丽,但他人的无私帮助,却让他们想起了自己的境遇。。。。这听起来有点残忍,但却是我真实的感受,我想如果能够多一点理解,多一点感知,孩子们会更加幸福快乐。
男孩向我喊了句:“哥哥好”,这是儿童村孩子们的好习惯,见到别人总是要问好的。我朝他挥了挥手手,又看见了阳光下盛开的茶花在向我微笑.(文/金融学院 熊志祥 编辑/匡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