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在路上
发布时间:2013-07-30 00:00:00 来源:home

长期以来,我校坚持以培养具有"信敏廉毅"素质的创业型人才为总体目标,实践形成"三个课堂联动,三类实践齐上"的培养机制,全面提升青年大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所谓“三个课堂联动”,即第一课堂(课堂教学)、第二课堂(课外活动)和第三课堂(社会实践)都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所谓“三类实践齐上”,即课程实验、专业实训和综合实践都协调安排,有序开展。
在“三个课堂联动,三类实践齐上”机制的运作中,我校以培养具有“信敏廉毅”素质的创业型人才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根据各个课堂的特点,突出实践教学的重点,落实人才培养的基点。在第一课堂突出课程实验,培养创业知识和技能;在第二课堂突出专业实训,提高创业素质和潜能;在第三课堂突出综合实践,丰富创业经历和体验。
在第一课堂,学校有针对性地在全校范围开设了与创业密切相关的7门应用性课程,即创业概论、创造学、小企业管理、创业营销、创业团队管理、创业融资、创业模拟与实践,要求学生至少修满2-4个学分。我校要求在各专业必修课中,有实验的课程不少于5门。
在第二课堂,我校大力开展技能竞赛,进行创业模拟,突出专业实训,建设创业型校园文化。在每年的学术节上,大学生们在老师和企业的指导下,组织各种模拟实训活动。从2006年起,我校又推出“创业技能竞赛月”大型主题实践活动。每年五月,各学生社团推出创业大赛、股王争霸赛、模拟商务谈判等项目20多个,进一步增强了对抗性和实战性。
在第三课堂,我校大力开展综合性实践教学,对内建立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对外进一步密切校企(县市)合作关系,为学生搭建创业桥梁。目前,创业孵化中心吸引了数万人次学生参与到市场开拓,财务管理等经营环节中。
经过实践,我校创业型人才培养取得了突出成绩,我校学生在国内外各类赛事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展示了傲人风采:获得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第一名、全球ACCA(英国特许会计师)课程统考全球第一名和大陆第一名、“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特等奖和一等奖、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挑战赛特等奖、“用友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设计暨ERP沙盘模拟经营大赛一等奖、博创杯大学生嵌入式大赛全国一等奖、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一等奖、全国包装设计大赛学生最高奖、“世华杯”全国股王争霸赛冠军、香港AIA国际双语求职王语文大赛冠军、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等荣誉,学生社团绿派社获全国“百佳学生社团”、团中央“保护母亲河”项目等荣誉,大学生网球队获批为国家高水平运动队。(图/孙坚 编辑/孙爱霞)
上一篇:金融学院硕博服务团调研活动纪实
下一篇:校党委副书记胡建华考察三下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