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江财要闻 > 江财新闻
让新闻媒体之路燃起来
发布时间:2017-06-16 21:35:03    来源:本站

“没想到6年以后以这种方式回到最初的起点。”6月12日,姚秀秀在朋友圈中发了两张新闻发布会现场的照片,并配上了这句话。2017年6月,姚秀秀在江西财经大学完成了6年的本科、硕士学习生涯,毕业后进入江西省卫计委直属事业单位,从事新闻采编工作。专业为新闻传播学的她,从2011年来到江财,到2017年离别江财,几次找过其他工作,而“新闻”二字,终究还是燃起来了。

根据《江西财经大学2016年就业质量报告》(2017年官方数据还未统计完整),学校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89.69%,常规就业率63.65%;初次就业率高处省平均(全省本科平均为86.13%)3.56个百分点,并列排名全省高校第一。新闻与传播专业为人文学院的四大专业之一,年年走在新闻媒体之路的江财学子亦是层出不穷。

“等毕业证拿到之后,我就可以正式和公司签合同了。”2013级经济新闻班方慧云面带笑意地说。2013级新闻班的同学5月底全部返校,拍毕业照、聚会道别、论文答辩成为他们大学里的最后一段里程。方慧云在去年12月份面试了获得吴晓波旗下基金投资的北京酒家世纪传媒技术有限公司的记者岗位,方慧云表示,在与公司经理面谈近一个小时,立马便收到了经理的就职邀请。与方慧云一样的同学还有很多,2013经济新闻班的张均斌同学,在今年3月底,正式被中国青年报经济新闻采编部录用;朱恒山同学于去年10月份正式进入中网网络传媒文化有限公司……

媒体情怀,新闻理想

2016年暑假7月份,方慧云是江西省唯一一个入选了21世纪经济报道暑期夏令营的学生。2016年的21世纪经济报道夏令营共录取了外省的8名同学中,除了方慧云,其他同学都来自复旦大学,中央财经大学,武汉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985、211院校。

定选题、找线索、深度挖掘以及最后成稿,在为期三个月的实习当中,方慧云对新闻记者又有了更加深切的收获。就像2016年7月份当方慧云得知自己被夏令营录取时一样,她背上自己的行囊,走进了又一个城市。今年3月份,方慧云收拾学校的东西,乘火车去了吴晓波旗下基金投资的北京酒家世纪传媒技术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这次不是实习,这是她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她照样做的是记者的工作,奔波在新闻一线。“这份工作很累,确实也是能让我学到很多的。”方慧云今年6月初回校论文答辩,在向学妹谈起自己工作时说,“‘越努力越幸运’。我始终相信这个观点,你努力到一定程度的话,就会有很多个人来帮你。但是如果你不努力的话,别人即使想拉你,但是连你的手都找不到在哪个地方。”

2017年3月17日,张均斌收到了中国青年报经济新闻采编部的正式录用通知。在告别四年的江财大学生活之际,这份来之不易的录取通知,是他最好的毕业礼物。2016年暑假7月份,张均斌在中国青年报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实习。之后,从一次笔试到两次面试,再到最后的考察,张均斌又四次远赴三千里外的北京。“现在,一颗悬着的心终于可以放下来了。”张均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打趣道。

已经在中国青年报国际部工作近4年的江财校友陈婧记者(2010届经济新闻班毕业)表示,进入中青报采编部门除了拥有一个较好的学历外,更加看重的是新闻采写的能力。在大二以前,相对于安静的新闻写作,张均斌更热衷组织各类活动。直到大三,自己才真正静下心来进行新闻写作。正是对事物真相的追寻加上踏实的写作能力,张均斌在求职大军中遥遥领先。

走哪条路?不打无准备的仗

从2017年官方数据中得知,2017年江西应届高校毕业人数将首次突破30万,增量增幅均为近年之最。毕业找工作一次又一次成为同学们口中热议的话题。

朱恒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当时面临选择还是很多的,家里希望我有份稳定的工作,然后就准备考公务员,但是也没有放弃找工作的机会,老师给我推荐了这个单位,当时也是很纠结,想了好久就去了。”

2016年10月中旬,朱恒山面对室友两个考研,一个实习,自己心里不免也打起了算盘。一边是家人的期望,一边是老师的建议,朱恒山最终选择了中网网络传媒文化有限公司。在公司还是负责拍摄后期等工作。然而和同学谈起他目前的工作时,朱恒山表示:“想过换一份工作,感觉有点累,因为是属于公司经济来源,新闻部门还不能盈利。但是对我来说,这半年来说进步很大,学到的东西也很多,想要做好一件事,团队还是很重要的,一个人的力量还是小。在学校多读一点书,学点有用的东西,理论在实践面前没什么实际的用处,想好自己规划吧,出来后还是得看自己。”

今年6月4日,2013经济新闻班的同学论文答辩结束,新闻的旅途又将在另一个地方燃起来了。(文/黄琼)


上一篇:校领导深入附中考点检查巡视中考..
下一篇:校领导巡视期末考试考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