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蔡琛教授紧紧围绕“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为中心,深刻解读了中国财政体制改革的背景和重要内容。马蔡琛教授首先从国内外改革的时间与成功概率的角度出发,给我们介绍了日本明治维新、俄国彼得大帝改革、18世纪奥地利改革、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的具体内容,并作了深入地分析,指出中国的改革一定要从历史的教训中吸取改革的经验。之后,马蔡琛教授围绕三个主题作了讲解:一是完善现代税收制度体系,指出应进一步统一税制、公平税负,提出逐步强化按要素征税,提高直接税比重,进一步清除规范税收优惠,打造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等改革建议;二是处理好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指出财政体制层级要扁平化,实行省直管县、乡财县管,建立事权与支出责任相匹配的中央、地方财政关系;三是现代预算制度改革,论证了实行跨年度预算的必要性,提出了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指出要加强对财政预算改革的监督和控制,要以政府会计作为改革的突破口,制定权责发生制的政府财务报告。(文/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 严富桂 图/魏吉华 编辑/匡琳)
【延伸阅读】
马蔡琛,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南开大学中国财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