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上午8时,由我校主办,艺术学院承办的第四届中国艺术与设计高端论坛在南区综合楼开幕。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圻,武汉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管顺丰,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文化传播学院副院长吕明涛,清华大学设计管理研究所副所长王国胜,清华大学设计战略与原型创新研究所副所长蒋红斌,江南大学开放创新设计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吴�昕,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陶宇,中国当代艺术策展人、中国美术学院姚之洁,中央美术学院国家数字媒体创新设计研究中心主任彦风,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周博,著名策展人、南昌791艺术街区创办人胡晓建出席开幕式。
我校副校长蒋经法出席开幕式并致辞。艺术学院院长包礼祥主持开幕式。
蒋经法对各位专家不辞辛劳莅临指导表示欢迎和感谢。他介绍了我校基本情况和艺术学院办学十一年来获得的成就,对论坛的圆满举行表达了良好的祝愿。江南大学吴�昕教授代表参会专家发表精致的讲话,她回顾我校艺术学院自2010年始每年举办艺术与设计高端论坛的情况,赞赏论坛丰厚的学术积累和清晰的学术脉络,并对此次论坛的成功举行充满期待。
此次论坛以“艺术与经济管理”为主题,与会专家学者围绕该主题进行研讨。管顺丰教授以“工业设计师职业资格评定研究”为题作了精彩的演讲,他以敏锐的眼光,针对当前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迫切需要引出问题,对工业设计师职业资格评定的体制与政策、工业设计师的能力评价体系进行充分的阐述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王国胜教授以“设计战略的前景”为主题进行了演讲。他分析了在信息化、全球化大背景下未来设计战略的前景,对服务设计战略、设计管理、设计活动进行解读,指出“服务设计创新的未来是从产品的占领到服务的争夺”。王教授对未来设计战略的思考和研究对设计实务、设计研究、设计人才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吴�昕教授以“移动互联时代的管理创新——江南大学开放创新设计研究院之初体验”为题展开学术交流与讨论。她首先简要介绍了江南大学开放创新设计研究院的基本情况,随后详尽地展示了移动互联时代创新设计研究院的研究、教学和实践特点和模式——产品设计的前瞻性、管理视觉化、组织虚拟化、沟通即时化、决策扁平化,其打破常规的管理模式和组织框架令与会者耳目一新。
姚之洁以“协同创新与设计管理”为题,从协同创新谈到设计管理,对“设计”与“设计未来”进行深入思考分析,并为与会者带来中国美院“文创制造业协同创新中心”的最新动态,指出未来设计师不仅要创造词汇,更要创造“语法”。
周博博士从“中国元素”热、“民族风”问题入手,指出把“中国元素”当成中国文化产业的救世主,是创造力低迷的一种表现,中国设计个人要形成系统的、独立的、多样化的、去中心化的设计思想,视角独特,对设计很有启发意义。
陈圻教授以“符号与管理的碰撞:设计驱动创新”为题,将创新管理与设计符号结合,阐述了国际创新管理研究的前沿,指出设计驱动创新是创新管理的全新前沿领域,通过学科交叉扩展了创新的新视野,它将改变设计和创新管理理论与实践。
蒋红斌教授向大家展示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设计战略与原型创新研究所对当代中国工业设计园区基础数据统计研究的最新成果,并以青岛创意100产业园、上海国际工业设计中心等设计园区为例,分析了工业设计园区的经营模式、环境解读和发展优势,指出中国应营造设计土壤包括将产业环境、产业链形态、创业环境、人才环境。
彦风博士以“文化遗产中的数字化呈现及管理”为题进行主题演讲,介绍了国家数字媒体创新设计研究中心的的创建背景及成果,并以中国传统家具、瓷器、中国古画修复、胤�美人图、时间线德国美术馆为例,展示了文化遗产数字化呈现的最新成果和艺术与技术结合的美妙场景。
陶宇博士结合自己对艺术品市场教育的实践和经验,总结出艺术品市场背后的问题与真相,并提出解决思路。胡晓建以对西方艺术品市场的了解,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艺术品市场产业化的经验和做法。
李民博士以“城市公共环境导向标识系统设计流程管理研究”为题,介绍了城市公共环境导向标识系统的类型,阐述了其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城市公共环境导向标识系统的设计流程。
论坛最后,参会师生和演讲嘉宾进行了问答互动,现场气氛热烈。论坛举行期间,与会专家还分别在艺术学院开展七场学术讲座,其敏锐的视野和务实、高度负责任的态度为学院师生带来新思维和新观点,对促进我校设计教育的新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清华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江南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南昌大学、华东交通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南昌航空大学、江西理工大学、景德镇陶瓷学院、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等相关专业院校以及我校艺术学院的专家、教师及部分学生参加了此次论坛。(图文/艺术学院郑艳萍 编辑/匡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