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6-18 00:00:00
来源:home

编者按:中国梦,是2012年11月29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过程中,习近平主席发表的重要讲话之一。中 国梦是中国教育振兴的梦,也是教师实现教育理想的梦,也是每个江财人的梦。在江西财经大学色彩斑斓的中国梦中,有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激情,有推进国际化 办学的信心,有进一步增强学校凝聚力的期许,也有对自身美好生活的渴望……。新闻网推出“江财助力中国梦”系列,展示校属各单位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 让我们共同创造江财美好未来,在师生中传递正能量,以内涵建设为中心,为把我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高水平财经大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积极紧紧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以育人教育为主线,以培养信敏廉毅创业型人才为目标,以服务全院学生为宗旨,积极搭建“四个平台”,助学 生成长成才,保持蓬勃的发展态势。学院曾获“全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分团委获“江西省五四红旗团总支”,近三年连续获“校五四红旗分团委标 兵”。
搭建社会实践平台,国奖省奖年年拿
“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学院以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为平台,以“受教 育、长才干、做贡献”为目标,针对基层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需求,引导学生走出校园,投身实践,不断增强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实效 性,使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发展和实践育人的功能进一步凸显。
2010年赴都昌县低碳环保宣传服务队、2011年赴贵州村镇规划服务队和赴峡江县庆祝建党90周年宣传服务队、2012年赴安义县科技支农服务队都分别获批全国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重点团队,同时也分别荣获江西省优秀服务队称号。其 中赴贵州村镇规划服务队是2011年团中央面向全国直接招募的重点团队,服务队利用专业知识,为贵州省桐梓县天坪村石敢当村组进行乡村建设与旅游产业规划 指导,成果受到当地政府的重视和采纳,实现了由知识到实践,由规划到实施的路线,为村组搭建了发展路、建设路、健康路。
搭建专业社团平台,国家项目年年有
“实践技能的演兵场,素质提高的大平台。”学院以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为依托,成立了碧水行动协会,努力培养与专业能力相结合的特性,形成热爱专业的良好氛围,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协作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提升,产生了较强的社会影响力。
2010年碧水行动协会荣获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减碳壹加壹”全国优秀社团称号,“湿地使者”活动积极参与奖。2011年与江西省林业厅、江西省 环保厅、共青团江西省委、江西省山江湖开发治理委员会办公室合作,倡导“地球一小时”活动,在3月26日晚上,举行了熄灯一小时活动,南昌市一江两岸超过 80栋楼,9万余盏景观灯熄灭一小时,让南昌人民见证了这一“最美的黑暗”时刻。WWF(中国)首席执行官关德辉先生亲自发来感谢函,感谢碧水行动协会支 持2011年“地球一小时”活动;2011年,碧水行动协会的环保项目——“源之未来”环保支教活动获批中华环保基金会第六批大学生环保公益活动小额资助 项目(3000元)。2012年,碧水行动协会获得了由SEE基金会、北京时针影像工作室、腾讯公益联合主办的大学生“青国青城”项目的环境与人主题记录 片的拍摄资助(10000元)。2013年初,碧水行动协会项目《高校建筑节水现状调查、用水特征与潜力分析——以江西南昌高校为例》从全国近600个项 目申报中脱颖而出,成功中标保护母亲河——全国青少年生态环保社团小额资助欧莱雅项目(3000元)。
搭建学术科技平台,课题立项年年高
“第一课堂的拓展,学风建设的抓手。”学院充分认识到学术科技活动是高校育人第 二课堂的重要阵地和学风建设的有力抓手,通过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提高学生参与学术科技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健全指导体系,提升学生学术科技的质量和 水平,有力的促进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实践动手能力和优良的学风形成。
2011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4项,校学生科研课题立项7 项,总数都并列全校第4。2012年首届校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题中标2项,占全校的50%。2012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8项,位居全校第 2,立项率全校第1,校学生科研课题立项7项,立项总数并列第3名。2013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18项,位居全校第1,校级学生科研课题5 项,位居全校第5。在今年第十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江西赛区决赛中,学院2件作品分别获得了哲学社科类二等奖和自然科学类三等 奖。
搭建志愿服务平台,特色活动年年亮
“倾情奉献爱心,真情服务社会。”学院搭建青年志愿者服务的平台,坚持在学习雷锋精神、义务解讲、爱心支教三方面形成特色和亮点。
雷锋精神,满“院”开花。在全院发出号召要求全体学生学习雷锋先迹事迹,掀起一波又一波的学习雷锋精神的高潮,使雷锋精神深入到每一个学子心中。一、项 目化建设。成立了学雷锋义务讲解和老干部帮扶两支服务队,推动了学雷锋活动项目化发展;二、班级化服务。2010级房产班承包麦庐校区部分场地卫生打 扫,09工程管理和09房地产经营管理的学生主动承担照顾离退休教师廖保顺老人的看病打针,老人的孩子激动不已,把“新时代的活雷锋”锦旗送给他们。三、 多样化活动。富有创意的把学雷锋活动多样化,如学雷锋支教红色行动、学雷锋绿色环保行动、学雷锋爱校护校行动、学雷锋学心包裹收集,学雷锋心理健康知识进 小学等。
爱心支教,薪火相传。走进峰桥小学那刻,爱心的种子便开始在志愿者的心中生根发芽,从此旅城学院与峰桥小学建立长期合做关系,由“爱 的呼唤”到“爱的奉献”。迄今为止,志愿者们用爱心为百名贫困学子撑起了希望的天空,用真情为小学生们举行了环保宣传、趣味运动会、图书捐赠、心理辅导等 各种帮扶活动,受到中国青年网、江西电视台、《信息日报》等媒体的关注。爱心路上,志愿者们付出了,成长了,收获了。一批又一批的志愿者毕业离校了,但是 爱心支教从不停止,在奉献中演绎着“爱的延续”,学弟学妹继续接起爱的接力棒,将支教活动进行下去。
情系省博,义务讲解。从丰富学生实践锻 炼、拓宽知识面的角度出发,将加强专业素养与弘扬志愿服务精神有机联系,成立了省博(江西省博物馆)义务解讲服务队。八年来,义务讲解服务队用真诚的行动 将人类历史文化传承下去将,将志愿服务精神播种到每一位参观者心中,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反响。2013年《江西团讯》第1期刊发了《让雷锋精神永驻校园 ——江西财经大学义务讲解服务队八年如一日为民服务》。文中从创设平台展示志愿服务风采、创新活动提升志愿服务水平、创建项目深化志愿服务品牌三个方面介 绍了义务讲解队开展的工作。(文/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 阮艳平 编辑/匡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