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4日至9日,人文学院社会学系师生在院领导带领下,深入吉安富田古镇的陂下村、王家村和匡家村进行全面入户调查。调查发现,富田古镇是宋末著名政治家文天祥的故乡,至今保存了大量完好的明清古建筑,也是第二次革命战争时期重要的革命根据地。从社会学意义而言,经历了巨大历史变迁的富田无疑是一个村落变迁与转型的典型样本。
本次调研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和口述史等多元方法收集资料。其中,问卷调查的内容涉及经济状况、公共服务、农业生产、土地流转、旅游发展和社会治理等主题,深度访谈重点对留守儿童的学业与生活状况、留守妇女的家庭婚姻情感、留守老人的精神需求等问题,口述史侧重于就土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等主题对一批老会计、老支书等老干部进行访谈。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问卷360份。完成深度访谈个案近70例。
口述史组的师生不仅收获了宝贵的口述资料,而且在陂下村发掘和抢救了一批珍贵的经济社会资料。如一位老会计珍藏的足足有近千页、连续记账30年的财务账本,两本五十年代的土地证以及部分三十年代的税票等。
让人感动的是,为抢时间保存这些资料,连续两天,口述组的同学顾不上吃中餐,把历时30年、长达近千页的账本全部拍照存档。连续数日,师生同吃同住在富田养老院简陋的宿舍里,物质条件虽然艰苦,精神生活十分丰富。
人文学院师生还考察了青原区的邓山、梅苑两个社区服务中心,体验了网格化社区管理。此次调研不但是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有效尝试,锻炼了调查、研究能力、沟通技巧等实务技能,而且也是人文学子体验农村生活的宝贵经历。为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人文学院还与富田镇和陂下村签订共建教学研究基地协议,将合力把陂下村打造成为江西财经大学农村社会工作教学研究基地。(文/蒋国河 谢小龙 编辑/孙爱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