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号,“丝路传薪人”重乌分队前往新疆华凌国家二类口岸调研。华凌国家二类口岸总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可停放80辆大型货运车辆,并具有足够的放货中转场地,为中外客户旅游,购物团队提供优质的仓储服务。
海关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透明有公信力
到达口岸后,小队首先进入联检大厅。大厅内最吸引调研队的眼球的是海关公告栏,公告栏上,海关规章以及海关总署公告、直属海关公告分类明晰,在海关办公地点设有海关政府信息公开资料点及举报箱。海关报关流程明确清晰,办理窗口业务标识墙上12360热线电话,官微官博二维码宣传海报清晰可见,使民众充分享受知情权和监督权,拉近老百姓和海关之间的距离,提高透明度,增进了解。
货物通关便捷,工作人员手续办理严格
经工作人员介绍,调研队来到了海关监管区,进行实地调研,对监管区内现场作业人员进行访谈,同时宣传中国古代海关形象。进入海关监管区,各类货车有序停放,工作人员装卸货物有条不紊。叉车司机,大货车司机,装卸货工作人员,库管,货物所有者构成一幅繁忙的画面。调研队往作业现场走去,一位维吾尔族库管接待了调研队。他向调研队介绍了货物通关的流程和展示了通关所需的单证。当调研队问及通关是否便捷时,库管用一口流利的汉语说到:“货物过关还是挺便捷的,很快事儿就办好了,只是为了安全,对工作人员的要求比较高,手续办理严格。”早在2012年,为了提升货物的通关效率,海关深化改革,实行通关作业无纸化,也就是海关以企业分类管理和风险分析为基础,按照风险等级对进出口货物实施分类,运用信息化技术改变海关验凭进出口企业递交书面报关单及随附单据办理通关手续的做法,直接对企业联网申报的报关单及随附单据的电子数据进行无纸审核、验放处理的通关管理模式。同时,企业企业参与通关作业无纸化改革后,企业可以自行选择有纸或通关作业无纸化作业模式,原通关便利措施可继续享受。
从今联古,探寻新疆海关之源
在采访完库管后,调研小组对某一货物所有者进行采访。从该所有者的言辞中,调研队可以深切的感受到海关每年都在变得越来越好,外贸进出口报关越来越方便,海关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越来越好。他还给调研队讲述了前些年外贸的一些情况,更直观地体现出了中国海关形象的提升。调研组随之向他介绍了古代的新疆海关,他也表现出极强的兴趣,很耐心地观看古代海关的图片和视频,并骄傲的说道:“我们这儿可是古丝绸之路啊,老早就是靠着贸易过日子啦!”
“一带一路”建设秉承共商、共享、共建原则。在华凌,可以看见沿线国家的各色商人,成百上千的贸易在进行,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参与者、贡献者、受益者,海关的责任重大,使命神圣,“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与负责任的海关形象永远在各国民众心中。(文/国际经贸学院 钟凯婷 陈波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