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生“心心点灯”――记江西省第四届“师德标兵”曹邓老师
发布时间:2006-09-28 00:00:00 来源:home
你可能不会相信,身为金融学院教授的曹邓,却十年如一日地履行着班主任工作的职责:她出入在大大小小的学生活动的场所,她在花木扶疏的校园与学生畅谈知识、理想和人生,她为策划一个班级创意而苦思冥想,她为贫困学生的顺利完成学业而上下奔波,她为做通问题学生的思想而苦口婆心――她从1987年起担任班主任工作,历任87计划班(新生班)、89计划班(新生班)、01社保班(新生班)、02金(3)班的班主任,曾被评为江西省优秀班主任。回顾这段岁月,她总有一种莫大的欣慰、骄傲和满足。这种感觉来自学生的点滴成长,也来自她的个人价值的实现和社会的肯定。
曹老师担任过三个新生班的班主任,深知“大一”班主任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迎新一周,她没有上班、下班的概念,几乎都泡在了班上,一方面抓住家长送孩子到校的机会争取与每一位家长进行一次面对面的交谈,与每一位学生交流,介绍学校情况,同时了解学生家庭状况、以往学习、爱好、性格、特长等第一手资料,并在此基础上选配、确定好班干部。她带过的01社保班95%的学生是高考时的调剂生,加上是新专业,家长、学生对此专业不了解,特别是在听说该专业不太好就业后,许多家长安顿好孩子后都不愿走,提出了要找学校领导要求换专业的想法,于是,专业介绍、讲解专业就业前景,稳定家长情绪和学生的专业思想,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和热情是那次迎新中重复最多的话题,经过反复的工作,许多家长临走前拉着她的手说“我的孩子交到你这样的老师手上,我们可以放心回去了。”
对每一届新生,有三件事她一定会认真去做:第一,除学校常规入学教育外,她个人都要出面聘请本专业德高望重,在国内有一定知名度的教授、博士给学生上入校的第一课,以稳定她们的专业思想,使她们走好大学求学期间的第一步。如现为首都经贸大学的博导吴冬梅教授、暨南大学的林毓铭教授都被她请来给同学们上入学的第一课,她们给同学们介绍本专业的发展现状、发展前景,介绍大学学习的特点和方法,讲述四年学习结束后,大学生在专业知识水平上应达到的目标;第二,亲自主持并主讲终身教育讲座。针对知识经济时代人才需求及标准的不断变化,告诫学生本科学习仅仅是高等学历教育万里长征中的第一步,鼓励学生摈弃“保险箱”思想,从“大一”一开始就树立考研、考博的远大抱负,为在今后的学习中百尺竿头更上一层做好思想上和学业上的准备;第三,花一点时间,建立每一位同学的班级档案,特别是贫困生档案。同时找每一位贫困生谈一次话,鼓励贫困生克服困难、摆脱自卑、积极努力、奋发向上。
中国有句俗话:“教学生要教心”,从班主任这一层面来讲,曹老师认为这句话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注重学生心灵品德的教育,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学习;二是用自己的真心去感化、融化学生的心,去凝聚同学之间的感情,增强班级的团结。因此,如何引导、教育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而全面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是她这几年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她的做法是从学生中各种不良现象入手,利用每星期的班会时间,采取系列讲座与主题班会的形式,亲自收集资料,亲自主讲,每次讲座时间虽然不长,但效果却是很好的。近几年来,她先后主持并主讲了11次主题班会和专题讨论:如大一一进校,作二个专题讨论:“尽快适应大学生活,绝不虚度四年时光”、“女生专题――自尊、自爱、自强”;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时作了二个专题“WTO与我们”、“入世后人才需求与标准的新变化”;针对学生考试舞弊的情况作“作弊与偷盗无异――谈诚信专题”;针对学生沉湎于上网作“网络与我专题”;针对大学生谈恋爱的现象作“怎样正确树立大学生的恋爱观”、“对当前大学校园四大部落”的讨论专题,此外还有如何选好课等。
与同学交谈是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学习状况、生活问题的最佳方式。曹老师总是利用各种课余时间与同学多接触、多聊天,并努力与学生建立起一种集亲人之爱、师生之情、同学之谊的新型师生关系。作为班主任,她常常忘记了自己的年龄与身份将自己融入到学生中去成为她们中的一份子,同时她也把学生当成她自己的孩子一样满怀关爱。02金(3)班一位家在外地的同学傍晚突发急症需开刀,作为班主任她一面冒着风险签字手术,一面筹钱,一面与同学一起守侯在手术室外直到天亮,患病学生恢复期间,还多次亲自送去可口的饭食和水果,安排同班同学护理。尤其是对班里的贫困生,她倾注了更多的温暖与关心,除了利用自己的各种社会关系想方设法为她们创造勤工俭学机会(如家教、导师助手)之外,还经常拿出自己的工资帮助困难同学,从2001年至今的几年中,她累计帮助同学的金额已超过2000元。常言道每逢佳节倍思亲,可对于孤儿来说,过节、过年心里是最难受的。曹老师班里有两个孤儿,逢年过节她都不忘给她们俩去个电话,聊一聊生活、学习。这几年的中秋节的晚上,曹老师都买来许多月饼、水果、花生,把班里的贫困生集中在她的办公室,大家边吃边聊,像一家人一样挺热闹,临散之前,她不忘给每一位贫困生一个小小的红包,让她们多加一个菜,注意身体。她想,钱虽不多,但带给同学的却是一辈子的温暖,记得有一位同学在给她的一封信中写道:“曹老师,每次遇到困难都有您的关心和支持,真心的感激您,是您让我在远方感受到了一份母亲般的爱,一份一辈子也难以忘怀的感情。”
每个班都有极少数特别的学生,曹老师班上也不例外。89计划班有一位同学平时很少说话。7月的一天,曹老师发现她头发留得实在太长了,把她找来,告诉她要注意大学生的仪容仪表与个人卫生,她满口答应。第二天,该同学将头发剪成露出四块头皮的怪发型,曹老师再次把她找来指出她的错误,她表示马上回去修理头发。可是第二天,同学们惊奇地发现她不仅没有剪头发,反而戴上一顶雷峰式的大棉帽。曹老师生气了,把她叫来批评一番,她却说,这是她个人的自由。曹老师说,任何自由都必须符合校纪校规,必须符合学生的行为举止。曹老师再从她出格的行为给她个人形象所带来的不良效果以及给班级、给学校带来的不良影响几个方面分析给她听,经过耐心的思想工作,她终于放弃了怪异的做法,把头发也理平了。可是没过几天,她又突然把被子、衣服、书等所有的物品统统打成一个包袱,留下一个纸条说要退学回家不读了,并扛起包袱到下罗车站坐车(那时财大没有车站),20分钟后曹老师得到消息,拔腿就往下罗车站跑,追到她时,曹老师满头是汗,并被气得哭了,学生也感动得哭。后来曹老师又与其家长联系上,把这些情况告诉家长并进行更深入的沟通。后来,该同学毕业后在深圳证券公司,一切都好。曹老师想,要是她当时少了一份责任心让学生爱走就走,今天这个学生的成长之路可能更长、更曲折,甚至可能就是另一番情形了。还有一位是01社保班的同学,家在农村,父亲年老没有劳动力,母亲长年有病卧病在床,她是独女,生活的困难可想而知。一些封闭怪异的行为也常常让人不理解,曹老师没有嫌弃她,除几次向她的饭卡充值外,还给她联系了一份勤工助学的岗位。当得知这位同学还在财大附近小店、网吧中轮流打工时,晚上曹老师自己亲自到她打工的地方找她,当找到她时,曹老师的眼泪流了下来,因为她在两个条凳“拼成”的所谓桌子上写作业,曹老师一再叮嘱她要当心,并找来几件衣服给她……
在担任班主任期间,对大学班级团队合作与竞争精神,对学生能否理论联系实际,曹老师给予了高度重视,而这一精神在2004年江财金融学院艾弗外汇交易所活动的申办与举行过程中得到了最好的体现。艾弗外汇交易所活动历年来都是由金融(3)班“世袭”承办,可此次,其她各班都提出要求竞标,能否保住承办权并成功举办艾弗外汇交易所活动困难重重。作为02金(3)的班主任,她将自己融入到班级当中去,成为争办“艾弗”的一份子,从总体策划、申办、竞标到具体落实赞助、宣传、公关、财务等,每一环节的工作她都与同学们劲往一处使,汗往一处流,在万般无奈的情形下,她甚至与同学们一道上街卖电池以筹集8000元的经费。 经过七个多月的艰辛努力,艾弗活动园满成功。此举也极大地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与战斗力。
最难忘,02年国家教育部对我校的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曹老师所带的01社保班代表财大与全国其她四所兄弟院校学生一起共同进行统一的政治经济学抽考,1个月的时间,曹老师抛家不顾,每晚都泡在班上,督促、检查并给学生准备夜宵。全班团结一心,终获团体总分第一,为财大争了光
辛勤的工作终于换来丰硕的成果,单就近三年来看曹老师所担任班主任的班级就取得了如下骄人的成绩:01社保班:“财金之韵”学术节一等奖,“一二•九”大合唱二等奖;02年优秀团支部; 02金融(3)班:获02年度、03年度校“优秀团支部”称号;获03年度江西财经大学“优秀班集体”称号。
而曹老师把班主任工作平淡地总结为:于繁锁点滴中作各种,与平凡普通中间相接,于责任温暖中见爱心。
上一篇:叶檀:通货膨胀或紧缩争议 希望..
下一篇:我所喜爱的老师--访金融学院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