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财经大学统计学科作为江西省冲击“世界一流学科”的“突击队学科”,在科研领域成果丰硕。第四轮、第五轮学科评估均获A -等级,2024年软科排名全国第七,2024年11月入选教育部基础学科“101计划”,成为唯一入选的“非双一流”高校。
科研团队建设成效显著,构建起三级人才体系,拥有2位院士、1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位长江学者讲席教授、1位万人计划“国家名师”,1位青年长江学者,省级人才称号获得者20余人次。中国科学院陈松蹊院士、马志明院士分别领衔相关院士工作站,邱东教授、罗良清教授等学界领军人物坐镇,形成全国统计学人才高地。
学术成果丰硕,高水平论文频出。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tatisticalAssociation》《管理世界》等顶级期刊发表多篇论文,如《A Unified Inference for Predictive QuantileRegression》《中国贫困治理经验总结:扶贫政策能够实现有效增收吗?》等。
国家级重大课题持续突破,立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全球要素收入分配核算与中国国力评估研究”等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西太平洋地球系统多圈层相互作用”集成项目落地,为学科发展注入动力。
高端科研平台集群效应凸显,共建“宏观经济监测大数据实验室”“当代国势学大数据研究平台”,建成2个院士工作站,打造金融风险监测预警平台、经济实时监测系统等,为国家和地方提供有力支撑。
科研奖项与智库建设齐头并进。《基石还是累卵——经济统计学之与实证研究》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部专著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智库成果获国家级、省部级领导批示,防返贫监测等咨询报告被国家乡村振兴局采纳。
社会服务成果显著,与江西省农业农村厅联合打造的防止返贫致贫大数据系统获国务院副总理认可并全国推广,央视《新闻联播》专题报道。金融风险监测预警平台为全省金融监管提供技术支撑,经济实时监测系统助力政府决策。
在科研技术攻关方面,学科在高维数据统计推断、数字孪生模型构建等领域取得关键突破。通过攻克一系列关键技术,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势研究自主知识体系。这一体系不仅为国家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坚实保障,也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智慧和力量,充分彰显了学科的科研实力与社会价值。
江西财经大学统计学科正以硬核实力铸就科研高地,在学科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开拓进取,向着更高的目标奋勇前行,为推动我国统计学领域的发展和服务国家地方建设持续贡献力量。(图文/统计学院 编辑/范俊瑶 审核/一审 姜莹 二审 赵旻 终审 成亚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