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习和弘扬书院文化,7月7日至8日,虚拟现实(VR)现代产业学院“灵境梦之队”实践团在指导教师雷婧的带领下走进江西省吉安市书院文化遗址。实践团成员运用全景导览、三维建模等技术,完成白鹭洲书院、阳明书院等文化地标的数字化存档,实现书院文化的可感知、可交互、可延展,让沉睡的古籍碑刻在新时代焕发鲜活生命力。
白鹭洲书院因其优雅的白鹭形态得名,与庐山的白鹿洞书院、铅山的鹅湖书院以及南昌的豫章书院一同被誉为古代江西“四大书院”。在书院内,实践团成员们手持专业设备,细致入微地对每一处建筑、每一块碑刻进行扫描与记录。通过高精度的三维建模,书院的飞檐斗拱、雕梁画栋都被精准复刻,仿佛将这座古老学府的原貌凝固在了数字世界之中。而全景导览技术的运用,更是让参观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漫步于书院之中,感受那穿越时空的书香气息。
实践团成员正在进行全景拍摄
阳明书院作为阳明心学的重要传播地,承载着深厚的哲学思想与文化底蕴。实践团成员们被斑驳的墙面和精美的雕刻所吸引,他们架起设备,对书院的建筑进行全方位拍摄和数据采集,力求完整留存古村的历史韵味和建筑特色。同学们将采集到的数据输入电脑,运用专业的建模软件开始构建书院的VR展馆模型。实践团成员将阳明心学的精髓融入数字化展示,让参观者在欣赏书院美景的同时,也能领略到阳明心学的独特魅力。
实践团成员正在进行VR展馆搭建
为深入了解庐陵书院文化,实践团成员还到访中国进士文化园、渼陂古村和庐陵县学。在中国进士文化园,同学们穿越一个个回廊,学习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与进士文化,仿佛回到那个“十年寒窗苦读,一朝金榜题名”的时代;在渼陂古村,实践团成员们与工作人员进行交流,详细询问古村书院文化的宣传推广策略和受众认可程度,为撰写调研报告积累一手素材;在庐陵县学,这座承载着庐陵地区数百年教育记忆的古建筑群处处彰显着尊师重教的传统,队员们仔细聆听讲解,不时驻足学习,用镜头捕捉历史印记,在心中种下传承与守护的种子。
实践团成员与工作人员进行交流
此次数字化存档工作不仅为书院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新的途径,也为当地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实践团成员们表示,他们将继续发挥专业优势,将新兴科学技术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融合,为更多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贡献自己的力量。
(文/雷婧 图/夏天 侯泽轩 编辑/范志宇 审核/一审 姜莹 二审 赵旻 终审 成亚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