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我校日前正式启动自主知识体系布局行动计划,将当代国势学、红色财经、中国管理学派三个领域纳入学校首批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设项目予以重点支持,集中展现了我校在自主知识体系建设领域的突破性进展与最新创新成果。现介绍首批自主知识体系之一——当代国势学。
在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加速重构的背景下,“识国能力”已成为国家战略规划与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基础。经济高质量发展不再仅依赖单一维度的增长指标,而亟须全面掌握国家实力结构、比较优势和潜在风险。而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谁能率先识势、识局、识己,谁就能占据战略主动。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国势研究的重要性愈加凸显。江西财经大学在国内率先探索“当代国势学”学科体系构建与理论创新,致力于打造中国特色的话语范式与分析平台。研究团队围绕“国势分维”“真实链位”等核心概念,构建贯通基础研究、理论创新、人才培养、政策转化与知识传播的当代国势学知识生产闭环,并搭建当代国势学数据研究平台,推动学术成果有效服务于国家战略与治理实践。
理论奠基:国势学范式的时代根基与战略价值
国家实力强弱与发展趋势一直是学术界和战略界关注的重大课题。然而,以往国际上衡量“综合国力”的理论话语多由西方主导,评价体系难以客观反映中国的现实国情和长远发展需求。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国迫切需要构建自主的国势研究范式,以破解西方话语垄断,服务国家战略决策。江西财经大学正是基于这种使命担当,于2022年11月率先成立国内首家国势研究院,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开辟“当代国势学”这一新兴交叉学科方向。研究院依托江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学科优势,以基本国情研究为根基,从经济统计学视角重新审视国家增长潜力和国际格局变迁等重大问题。这一探索旨在为我国探索新时代国家发展动力和综合竞争力提供科学理论支撑。
架构重塑:多学科融合驱动“真实链位”理论构建
面向当代国势问题的复杂性,江西财经大学国势研究院从学科交叉入手,探索构建中国特色的国势学理论方法体系。研究团队在经济统计学的统合框架下寻求各学科理论的衔接与实践互动。这一多学科融通的努力,为国势学理论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使之既具宏观战略视野、又有严谨的数据支撑。
经过两年多的实践探索,研究院逐渐完成学科基础理论框架构建,提炼出国家综合实力评价的核心概念与范式,以深化对国家兴衰内在逻辑的认识。例如,邱东教授团队创新提出了“真实链位论”,为考察当今国际竞争格局提供了全新视角。该理论通过经济统计分析揭示全球产业链中的真实位势,使原本难以比较的不同领域国家安全风险有了可比尺度,从而识别出潜在关键风险,为国家经济安全研究提供科学依据。这一方法论创新丰富了国势学的基本理论工具,为破解以往国际话语体系的偏见提供了中国方案。当代国势学理论体系的核心标志性成果中,著作《真实链位探索与当代国势学构建》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基石还是累卵——经济统计学之于实证研究》获得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代表我校构建“当代国势学”自主知识体系取得具有重大里程碑意义的阶段性成果。
多学科交融与“真实链位”理论的构建,使江西财经大学国势研究院在短时间内产出了一系列标志性理论成果,受到学界广泛关注。2022年至今,在当代国势学理论指导下立项直接相关的国家社科重大项目两项和重点项目四项。两个重大课题分别从全球要素收入分配的视角测度综合国力以及从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层面研究相关统计测度理论和应用问题。这些重大重点课题分别从多个角度和维度,全方位完善当代国势学中相关的统计测度理论和应用前沿问题,奠定了我校当代国势学在国内的领先地位,筑牢了我校构建当代国势学自主知识体系的理论根基。
教学嵌入:科研反哺育人体系,打造国势人才培养闭环
在构建当代国势学自主知识体系的过程中,我校十分注重将科研成果融入教学育人,实现学术传承与人才培养的良性互动。这一方面源于国势学研究的时代使命——不仅要产生理论创新,更要培育能够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新一代治国理政人才。为此,国势研究院积极探索科研-教学协同机制,推动国势学理论进课堂、进教材,努力将研究新知转化为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养分。例如,我校作为教育部统计学基础学科“101计划”教材的16家牵头单位之一,负责《经济统计学》的教材撰写和课程建设工作。在教材设计过程中,团队创新加入了“当代国势学”的章节内容,将国势学基础理论融入国内一流本科教材建设,凸显了当代国势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与育人成效的高度结合。
为了提升科研反哺育人成效,打造国势人才培养闭环,我校统计学首席教授罗良清成功申报“统计学课程虚拟教研室”(教育部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单位),教研室拟在2025年秋季学期开设全国首门《当代国势学》博士生课程,并将在此基础上陆续开设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课程,系统构建“本-硕-博”一体化的国势学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紧密围绕国家战略需求与统计学前沿进展,融合数据分析、综合国力测度、国家治理评估等核心内容,突出理论性、实践性与时代性的统一。依托虚拟教研室平台,罗良清教授带领团队集聚全国优质教学资源,打造多校共享、师资共建、内容共研的教学共同体,探索跨校联合培养机制,全面提升国势学人才的专业素养与科研能力,助力中国特色自主知识体系建设与国家高端智库人才储备。
平台赋能:打造“四位一体”的开放型国势研究中枢
江西财经大学依托全国国势学信息中心打造开放共享的平台,加速学术成果的传播转化,提出以“基础数据——基层逻辑——基本事实”“三基”原则为核心,构建当代国势学信息中心的三角支撑体系:将海量基础数据汇聚为底座,上溯提炼基本事实,下连贯通基层逻辑,在动态迭代中沉淀成果库和人才库,形成面向国家治理的知识生产闭环。这一信息平台欢迎多元主体广泛参与,通过高质量发展分析、硬实力研判、软实力评估以及国际比较等多重需求侧入口接入,将现实问题引入学术体系,确保研究框架与国家战略诉求同频共振。平台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将当代国势学研究平台锻造成集“国势学研究枢纽、经济统计学重镇、人才交流中心、数据项目共享中心”于一体的“四位一体”开放平台。这一目标指明了国势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的多维路径,实现科研生态与国家战略的有机结合。
此外,研究院还创建了国内首个专注国势学研究的微信公众号“国势研究院”,主动向社会各界传播国势学理论体系与前沿应用动态。这一学术传播创新举措,有助于营造良好的科研生态和社会氛围,使国势学成果更好地服务大众。目前,该公众号三个月时间累计阅读量已突破5万+,显现出社会公众对国势学话题的浓厚兴趣。
通过实施当代国势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的多维工程(从数据筑基、理论建模到决策应用、知识普及),江西财经大学打通了国势学知识体系从学理构建到实践转化的完整链条——贯通“数据资源化 → 理论范式化 → 决策工具化 →传播大众化”全流程,让当代国势学的学术成果得以价值全维释放,为新时代国家治理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智力动能。
结语
作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的一次崭新探索,江西财经大学当代国势学研究在短短两年多时间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学校搭建了贯通理论创新、平台建设、人才培养、决策应用、知识传播的完整链条,既产出了一系列具有原创性的理论成果,又锻造出服务国家战略与治理的实用工具,一个涵盖理论创新、数据平台、决策工具、人才培养等多领域成果的当代国势学成果矩阵已然形成,充分彰显了高校研究“大平台”在国家发展中的独特价值。这一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过程,凝聚着“江财智慧”的创新力和“江财方案”的务实性,展现出地方高校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的使命担当。
展望未来,研究团队将继续深耕当代国势学的理论与方法创新,不断迭代升级数据研究平台功能,拓展应用场景,使更多科研成果转化为治国理政的现实生产力。可以预见,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和自主知识体系的征程中,我校的这一探索将提供宝贵经验与示范,为增强国家综合竞争力、提升国家治理水平贡献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图文/冯凌秉 科研处 审核/姜莹 赵旻 成亚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