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创高尚劳动素质之风,扬红色文化江西之星。
【阐释】江西是个具有浓厚的红色文化底蕴的省份,在过去,革命先辈用他们的劳动为江西人民甚至是全国人民开创了新的红色篇章,而作为新生力量,更应该延续先辈高尚的劳动精神,尽我们最大的努力,以务实纯朴的劳动力量,创造一个更好的红色江西。
2、种籽摄金乌,鱼米滋百家。繁生汲汗水,赣鄱润万物。
寓意:“种籽”寓为种子,“金乌”寓为太阳。阳光为种子提供能源,是生长的必要条件,江西白鹤鱼米之乡的无数种子的开花结果滋养着无数家庭,这是每一个人用劳动支起每一户家庭,成就江西的劳动文化。“繁生”出自宋应星《天工开物·弧矢》:“凡桦木关外产辽阳,北土繁生遵化,西陲繁生临洮郡,闽、广、浙亦皆有之。”寓意为繁殖滋生,万物生长。江西别称赣鄱大地,赣鄱大地在汗水的滋养中生机勃勃,万物生长,这是劳动的耕耘,是汗水的滋养。
3、怀赣意,随天佑,抱劳之心。拼干劲,学果喜,有动之势。
寓意:秉怀江西本土的地域精神,跟随江西伟人詹天佑的脚步,始终怀有一颗热爱劳动的心;保持敢于拼搏的精神,向着江西省劳动模范张果喜学习,始终怀有参与劳动实践的热情。
4、赣鄱稻乡耕作忙,白鹿枕流书声朗
注释:江西自古是我国的农业省、鱼米之乡,盛产水稻等粮食作物,故写为“赣鄱稻乡”。并且江西依山傍水,其中以庐山与鄱阳湖最负盛名,同时,江西著名的书院文化中标志性的白鹿洞书院便位于环合的庐山山川之中,而白鹿洞中的枕流石来自“漱石枕流”一词,代表了古代文人寄情于庐山之景,渴望隐居于此静心求学的心情。将书院书声与农田稻米用江西山水相联系,表现了属于江西的特色劳动教育。
5、新时代“赣”出新天地,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
阐释:《说文》里记载:“匠,木工也。”今天作为文字的“匠”,早已从木工的本义演变为心思巧妙、技术精湛、造诣高深的代名词。职业与职业没有高低贵贱的差别,但人与人却从来都有职业品质、专业精神的分殊。工匠精神厚植的企业,一定是一个气质雍容、活力涌流的企业。崇尚工匠精神的国家,一定是一个拥有健康市场环境和稳健人文素养的国家。当今社会,我们不求成为匠人,但一定要成为工匠精神的践行者,以时间为尺度,以劳动为刻刀,雕琢出属于我们江西自己人的人生钻石,闪耀七彩光辉照亮新的文明。让劳动之花开满中华大地,砥砺前行,永葆责任与担当。
寓意:这句标语充分体现了我们江西人誓必要在新时代努力奋斗,干出自己的人生新天地。同时也在勉励我们江西人,要用工匠精神严格要求自己,用工匠精神雕琢时代的品质。
6、赣江滚滚奔流,劳动生生不息。勤劳扎实肯干,艰苦奋斗兴赣。
标语阐释:“赣”为江西省的简称,赣江是江西省的母亲河,赣江水的滚滚奔流象征着赣江这条母亲河给予江西人的滋养,并突出了它对于江西人乃至整个江西省的重要性,体现它在江西省的地位之重,更体现了江西省优越的地理位置。由于是劳动教育的宣传标语,故后面紧接着对劳动的描述,一代代江西人民在赣江水的滋养下,应勤劳勇敢奋斗,让劳动这一优良德行代代相传,生生不息,让劳动精神不断在江西发扬广大,不断焕发生机,“劳动生生不息”是江西省应长久努力落实的;而要把劳动发扬光大,要真正将劳动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就要求人们勤劳刻苦,脚踏实地地劳动,愿意去努力奋斗,故以“勤劳扎实肯干”来作激励,鼓励人们去劳动;“兴赣”为发展振兴江西省之意,契合新时代的主题,也是每一个江西人辛勤劳动的终极目标,每个人都要不怕苦不怕累,努力地奋斗以“兴赣”,故以“艰苦奋斗兴赣”作结,激励着每一个江西人辛勤劳动,努力奋斗。
标语寓意:江西省应发挥地理位置的优越性,让一代代江西省人民长久刻苦地劳动,让劳动精神在江西省永久焕发生机。并鼓励每一个江西省人民将劳动落实到实际行动之中,踏踏实实地劳动,努力奋斗,发挥出每个人的力量,努力为江西的发展振兴作出贡献。
7、铸江西,春华秋实,劳动显荣光。
继文脉,砥砺前行,红色基因传。
解释:这句口号以劳动为主题,能够充分体现江西红色文化底蕴,同时也突出了江西在新时代的发展方向和核心价值观。诗中强调劳动的重要性,表达了只有通过劳动才能成就辉煌的信念。同时,江西红色文化具有深厚底蕴和人文精神,这句口号也强调了红色基因对江西的传承和发扬。含义是要通过劳动,继承和弘扬江西红色文化,让文脉长留人,并在砥砺前行中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江西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代表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奋斗历程。这句口号能够集中体现江西的红色文化底蕴,鼓励人们在劳动中不断进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传承和发扬红色基因,为江西在新时代的复兴献力。
8、红船养勤思,一览鄱湖鱼水欢。
烈火铸劳魂,汗洒婺源茶满山。
口号上:为保证朗朗上口,采用了韵脚“an”,富于节奏感;采用了对仗的方式,使口号结构规整。
寓意上:“烈火”与“红船”相对:一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借代南昌起义;一指中国共产党(习近平总书记曾在2021年新年贺词上以“小小红船”表示我们最初建成的中国共产党),以水载船,故又以暗指“红色之河”——江西赣江。
“铸”和“养”相对:“铸”体现“煅造”之意,借烈火不断煅烧,有洗尽铅华、历经磨难之意,表达江西劳动精神从未断赓且愈加向善;“养”体现“涵养”之意,有水土养人、文思溶于江西人骨髓之意,表达江西人民勤劳善思的美好品质一直存在于江西文化当中,也长存于江西人民的骨子里。
“汗洒”和“一览”相对:有体现江西劳动人民不辍劳作的辛勤场面,也有体现江西景致怡人入眼皆画赞美之情。
“婺源茶满树”“鄱湖鱼水欢”取两地标志景物为代表,表达江西秀美的自然风光,也暗指江西的动人景色皆离不开人民的勤劳。其中“茶满山”还喻指未来江西的发展,“鱼水欢”也代表了党与百姓之间打好鱼水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