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4-04-17 00:00:00

来源:home

     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每一个人应尽的责任.“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八大从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面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这三个“倡导”,勾绘出一个国家的价值内核、一个社会的共同理想、亿万国民的精神家园,在全社会激发起强烈的共鸣。

    35,雷锋纪念日。雷锋,是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时代楷模,他把青春和生命都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形成了光耀史册的雷锋精神,给全国人民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半个多世纪以来,在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中央领导同志的亲切关怀和大力倡导下,学雷锋活动在全国各族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中广泛开展。雷锋同志爱党爱国爱人民的坚定信念,奉献、敬业、创新、创业的崇高精神,就像一颗具有旺盛生命力的种子,以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强大生命力,鼓舞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草原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内蒙古而无私奉献、努力奋斗。在雷锋精神的感召下,全区涌现出“草原英雄小姐妹”、“12·14勇救落水儿童英雄群体等一大批雷锋式的先进个人和集体,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这充分表明,随着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雷锋精神不但没有过时、没有褪色,而且不断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与社会进步潮流相契合,与党的先进本色相融汇,越来越焕发出引领时代风气之先的独特魅力,已经成为我们共有的宝贵精神财富。作为江西财经大学的一份子,我们要有学习雷锋的精神。

    让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我们财经大学学生的行为习惯。第一,群策群力,推动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科学理论只有真正被大众所接受、所掌握、所运用,才能达到凝聚力量、激发动力的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再严谨、再科学、再系统,如果不能被大众所理解所传颂,没有广泛的大众基础,没有最大限度的大众参与,就难为最广大群众所掌握、所接受,核心价值大众化也就难有成效。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可以考虑以下途径。第二,创新载体,推动核心价值观具体化。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化,需要我们不断研究和创新工作载体,增强宣传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第三、推动核心价值观生活化。一是让道德融入生活方方面面。第四、推动核心价值观制度化。道德建设生活化离不开制度规范。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良好的道德习惯不仅需要内心的养成,也需要制度的规范。增强道德建设的社会强制力,通过制度规范来引导人们的日常行为,进而达到自律目的,这是一种客观需要。要把道德规范与日常行为规范紧密结合起来,把道德观念内涵渗透到社会管理之中,通过科学严格的管理,使外在的道德规范内化为人们的行为自觉。惟其如此,公民道德建设之路才会越走越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弘扬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要在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和原则的前提下,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生活,贯穿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既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又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在这方面,各位道德模范必将发挥巨大的榜样和示范作用。让我们共同努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让雷锋精神处处闪光,人民有信仰,国家才有力量!每个江财学子都应如此!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论述、提出明确要求。中央政治局围绕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进行集体学习。民有信仰,国家才有力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宣传活动,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同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和伟大成就联系起来,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联系起来,我们就能不断形成更加广泛的价值认同,不仅为国家发展助力,更为民族进步铸魂。(/艺术学院记者团 潘学星 张艳丽  编辑/匡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