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进一步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强化思想引领,5月16日金融学院组织师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共同观看谍战题材电影《悬崖之上》,上了一堂特殊的“电影党课”。
《悬崖之上》依托真实的历史事件,聚焦于20世纪30年代伪满政府统治的哈尔滨,讲述四位在苏联受训的共产党特工回国执行代号为“乌特拉”秘密行动的谍战故事。影片以环环相扣的单元式叙事、多元立体的人物群像、精湛的演员表演以及极具冲击力的视听呈现,最大限度地还原了30年代哈尔滨的肃杀气氛和复杂局势,再现了鲜为人知的历史,致敬了那些行走于生死边缘却默默奉献、满腔热血的无名英雄们。电影《悬崖之上》的英文名为“Cliff Walkers”,直译为“行走于悬崖上的人”,这一片名正指向了影片中行走于生死边缘的地下党员们。在影片中他们并没有被塑造成符号化的英雄,而是符合现实逻辑、情感逻辑,展现了普通人为了信仰、为了国家勇于牺牲的精神气节。这使影片能够与包括年轻观众群体在内的所有观众产生共情、共鸣、共振,并且获得思想、信仰的启示。
通过观看影片,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感受到了革命先辈的崇高信仰,激发了大家的爱党、爱国热情。观影结束以后大家激荡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彼此讨论着自己的心得感受。
金融学院本科生第三党支部书记赵云飞说:“世上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在黑暗的角落中,正是有无数默默付出、保护我们的无名英雄,为我们的美好生活撑起一道光明的未来。我们要以史为鉴,学习影片中英雄前辈们不怕牺牲、不畏艰难的革命精神,认识当前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
学生党员黄娜说:“在影片中,张宪臣被用上电刑拷问的场景让人不忍‘直视’,他落入敌人圈套被捕入狱后,就一直坚守自己的信念,宁愿受刑,也不愿透露组织的任何情报信息。这部影片给我的最大感受就是祖国的发展真的很不容易,如果没有无数先烈前辈的无私奉献,就没有我们如今这个和平美好的新生活。正是因为有无数爱国之士将自己的生命立足于悬崖之上,与敌人展开殊死拼搏,才有了如今新中国发展壮大的一天。”
学生党员曹芸芸说:“电影《悬崖之上》中每一幕都是揪心的,每一个人物身上都肩负着自己的使命,容不得有一刻的疏忽,执行任务前抱着必死的决心,但为了完成使命不放弃每个可以活下去的希望。而电影中,每一位演员凭精湛的演技塑造出来的角色,其人物的思想和灵魂表演得可以说是淋漓尽致,让我们这些观众看了甚是感动,内心思索万千,感叹和平来之不易。所以要向每一位舍生忘死的无名英雄致敬,因为他们,我们才有幸福的生活。”
入党积极分子林凤说:“战争是残酷的,在那个动荡的年代,生死前途都是随机的未知数。片中格外打动我的一幕是,张译和秦海璐约定活下来的去找孩子,父母对孩子的牵挂体现出真实到让人心痛的悲情。虽然他们是经过苏联特训的间谍,但秦海璐直到最后一刻才爆发出的眼泪让我突然发现,他们也是会伤心、会流泪的普通人,在那些孤军奋战的时刻,谁也体会不到他们内心的煎熬。”
入党积极分子肖至涛说:“电影中,张兰说过这么一句台词‘我们还能看见天亮吗’,我们现在每天都能看见的‘天亮’对于他们来说是奢侈的,他们的每次分别都可能就是最后一面,他们是在黑暗中寻找‘黎明’的人,他们期盼着的‘黎明’就是我们所处的盛世,我们应当牢记历史、致敬先烈、感恩生活、多做贡献,不负山河不负卿。”
此次观影激发了大家心中的爱国主义精神,让大家明白了我们当今的幸福生活离不开历史上那些伟大英雄们的奉献,我们应该要铭记历史、铭记伟大的英雄,以他们为心目的好榜样,学习这种爱国精神。老师和同学们纷纷表示,今后将更加努力地钻研自己的专业,坚守工作岗位,为祖国的强盛贡献自己的力量。(文/金融学院 黄娜 图/金融学院 张世燚 编辑/杨佳鑫)